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挤出房价中的"行贿黑金"

第一财经日报  2015-12-16 09:20

[摘要] 近段时期,在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通报中,以及媒体对于政商利益输送案件的调查报道中,房地产领域腐败频繁亮相,利益输送链条规模之大触目惊心。铲除房地产领域“腐败土壤”、挤出房价中的“行贿黑金”刻不容缓。

近段时期,在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通报中,以及媒体对于政商利益输送案件的调查报道中,房地产领域腐败频繁亮相,利益输送链条规模之大触目惊心。铲除房地产领域“腐败土壤”、挤出房价中的“行贿黑金”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公众对房地产领域腐败意见很大。一些城市房价“高高在上”,很多人努力一生也买不起一套房;而一些官员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依靠权力寻租迅速拥有多套价值不菲的豪宅。“腐败成本”终会落在飞扬的房价上,增加“民生痛楚”。

房地产领域腐败问题波及面广、程度深、影响恶劣。从一些官员违纪违法案件看,房地产领域腐败已渗透到工程决策、土地出让、招标投标、工程发包、物资采购、资金运作、工程款结算等多个环节,廉租房、地铁、水利、学校、公路等都成了“肥肉”。一些官员即使在反腐高压下,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与一些房地产商“蝇营狗苟”“沆瀣一气”,通过“权钱交易”“权房交易”达到所谓的“双赢”。

房地产领域腐败危害极大。一方面,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地产商“孝敬”官员的“行贿黑金”自然不会自己承担,终都要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另一方面,一些楼盘随意变更容积率或建筑质量问题频出,都与一些房地产商向相关官员行贿后避开监管有很大关系。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例证明,房地产等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成本”不但会推高房价、降低房屋质量和安全性,还会扰乱市场秩序,绑架公权力,影响地方政府对楼市的调控决策。

重病须用猛药。短期来看,应继续对房地产领域腐败保持高压态势,震慑腐败。长远来看,应通过典型案例梳理房地产领域的腐败症结所在,着眼于反腐预防体系建设,依法通过简政放权压缩官员的寻租空间,管住干预房地产领域的“权力之手”,并严查严惩房地产企业行贿,倒逼企业依法经营,让房地产行业的生态环境更健康。摘编自新华社12月14日电文/张建付昊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