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淮北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淮北市城乡建设取得新成就

淮北新闻网  2016-08-31 09:58

[摘要] 放眼淮北大地,城市将进入“高铁时代”,农村也悄然“蜕变成蝶”,每个淮北人都有大篇今非昔比的描述。而对于城建人来说,改变的是城乡面貌,不变的是建设者的情怀和担当。五年来,他们呈现给市民的姿态始终如一:向着城乡繁荣和民生幸福的方向健步如飞、前行不止。

从“羊肠小道”到“大路通衢”,从“出门找绿”到“开门见绿”,从“传统农村”到“美丽乡村”……如果要问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淮北发生的大变化是什么,答案精彩纷呈,感受不约而同,那就是城乡环境、面貌和品质的华丽转身。

毫无疑问,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市城乡建设发展快的五年,也是活力四射的五年。放眼淮北大地,城市将进入“高铁时代”,农村也悄然“蜕变成蝶”,每个淮北人都有大篇今非昔比的描述。而对于城建人来说,改变的是城乡面貌,不变的是建设者的情怀和担当。五年来,他们呈现给市民的姿态始终如一:向着城乡繁荣和民生幸福的方向健步如飞、前行不止。

大力建设精美城市城乡面貌展现新姿

休憩驿站、葱郁绿植……在南湖景区核心区,一条环湖步道赫然入目,沿岸景色怡人。记者了解到,这儿原本是一片采煤沉陷区,水畔少绿,也没有亲水设施,市民只能望水止步,我市在此筑路播绿,新建观光休闲型步道,打造数个景点,让赏风景、慢散步成为群众随时可享受的幸福。

岂止是南湖,从桓谭公园到东湖、中湖环境整治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工程的实施,市城乡建设系统把“生态”作为城市建设的着力之笔,始终坚定不移地行进在幸福民生、和谐宜居、清丽动人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上。

我市着力实施“东进、南扩”城市发展战略,老城改造全面提速,东部新城建设进展有序,主城区扩容提质,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2015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位居全省前列。过去的五年,全市累计投资55亿元,新建、改造道路总长95.6公里,相继完成了人民路、相山路、孟山路等50余条道路改造,完成人行道改造34.6万平方米,城乡路网不断优化;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共新增绿地31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300万平方米,新增街头绿地(游园)28个,建成城市绿道94公里。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达1235公顷,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验收,荣获“文明城市提名奖”和“全省文明城市”。我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第四批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成为绿化模范城市,山水生态城市的架构初步成型。同时,我市烈山区入选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濉溪县获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相山区获评省级森林城市,榴园村成为全省宜居村庄示范村并入选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南山村荣获2014年度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功能日益增强

按照精美城市的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一批教育、文化、公共服务等城市配套项目。淮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市职教园区一期建成,首府实验小学交付使用,中国石榴博物馆建成开馆,南山汉文化博物馆、淮北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市政务服务中心、市金融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建成启用,整个城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血脉”通则城市畅、活力强。五年来,我市以东部新城等区块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交通治堵专项行动,建成了新东外环线、沱河东路、相王大道、太山路、花山东路、梧桐南路、淮海东路等一批重大框架项目,完善了东山路、孟山路、环山路、南湖路等一大批城市内循环系统,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32平方米,城市道路系统逐步完善,城市交通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2015年6月,淮萧客车联络线古尚村隧道工程打响进隧炮;8月,联络线跨连霍高速特大桥1号、2号主桥墩相继浇筑完成;10月,联络线跨郑徐客专特大桥主桥合龙……淮萧客车联络线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

S101——城市西外环顺利通车。S101是连接宿州至萧县、砀山的一条便捷通道,全长26.69公里,总投资7.8亿元。2015年年底,该道路全线贯通,在拓展市域发展空间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市内通行压力。

S203——煤化工快速通道进展顺利。S203淮六路连接线起点为青龙山火车站青龙山路和孟山南路交叉处,终点接入临涣工业园基地北路与省道203交叉处,全长34公里,总投资约16亿元,目前即将建成通车。

我市加强公用事业安全监管,提高供应和服务水平,天然气管网总长度930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提高到97%。加大城乡供水工程的投资,供水能力迅速提高,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7.87%;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推行市场化运作,加大智慧城管建设力度,城市管理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高。

住房保障扎实推进 人居水平持续提升

“这个房子有简单装修,连卫生洁具、厨房操作台也配好了,家具搬进去就能住了。”市民李女士入住濉溪经济开发区和谐家园公租房已经两年多了,用她的话来说终于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李女士说,公租房既改善了居住条件,也节省了开支,生活更有盼头。

为困难百姓“筑巢”,圆中低收入家庭安居梦,是全市上下不懈努力的目标。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和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重点,全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五年来,我市累计投入105.8亿元,建成598.8万平方米、7.5万套保障性住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较快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五年来,我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超过600亿元,累计完成商品住宅投资超过400亿元。同时,针对市区一批老旧小区道路破损、路灯不亮、管线堵塞、绿化不足、停车设施缺乏等情况,对55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全面提升了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实现了90年代以前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全覆盖,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统计调查显示,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8.9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了1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0.9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10.9平方米。家用轿车、家电、移动电话、数字产品等现代化设备消费需求旺盛,城乡居民生活现代化程度提高。城镇家庭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8.1辆、彩电117.6台、电冰箱101台、洗衣机103.5台、空调器124.8台、移动电话221.1部、电脑67.8台;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6辆、彩电109.8台、电冰箱80.1台、洗衣机89.3台、空调器50台、移动电话202.2部、电脑18.2台。

美丽乡村提档升级 城乡统筹成效显著

村间小道与枝繁叶茂的石榴树交相辉映,小桥流水与错落有致的农房遥相呼应。漫步烈山区榴园村村道,满是春华秋实的诗句,田园之美一览无余。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实现了村民 “画里人居”的愿景,更吸引着城里人纷至沓来。

在我市,像榴园村这样,从原先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转变成为村民宜居、城里人向往的“梦想小村”的还有南山村、大庄村、郭王村、蒙村、黄新庄村等等,焕发新活力的村庄在绿水青山间铸就了金山银山。

农村人居环境上台阶、上水平,更多村庄成为农民幸福家园的背后,离不开城乡建设者的努力。他们加快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危房改造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节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逐渐成型。

五年来,我市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切实把握村庄的肌理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重点培育,做强村庄个性特点,努力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韵味独特的高品质农民集中居住区,每年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规划、强化整治、注重提升,五年内完成了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村新区建设规划,实现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全覆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考核中位居前列。特别是结合城乡环境整治、“三线四边”等活动,在优化农村环境的基础上,开展了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农村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

我市坚持民生优先,大力推进以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五年累计民生支出454.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4%,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690元和10030元。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城乡建设实现大跨越、大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市城乡建设将坚定不移照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坚持以五个统筹为抓手,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总目标,以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建设生态淮北为中心,以扩张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推动城镇化建设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深化,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记者 吴永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