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淮北市棚户区改造惠民生

中在线讯  2016-11-24 10:09

[摘要] 2016年,淮北市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47398套(省下达淮北市开工任务13142套)。截至11月15日,淮北市已开工36701套,开工率77.43%;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项目26182套,完成保障房和棚改基本建成目标任务8500套的308%,开工率和基本建成率均稳居全省 。

中安在线讯 据淮北新闻网报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从古至今百姓的心声。而棚户区改造则是让百姓梦想成真的有效方式和重大举措。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2015年以来,淮北市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适应棚户区改造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把推进棚户区改造与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创建文明城市密切结合,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2016年,淮北市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47398套(省下达淮北市开工任务13142套)。截至11月15日,淮北市已开工36701套,开工率77.43%;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项目26182套,完成保障房和棚改基本建成目标任务8500套的308%,开工率和基本建成率均稳居全省 。

棚改政策惠民利民暖民心

于普通百姓而言,房屋是安身立命之本。而对蜗居在居住密度大、年久失修、低矮潮湿而且十分破旧的棚户区居民来说,搬进新楼房是他们多年的梦想。

“通过评估房价补偿让利于征迁群众,顺应了我们的心声,咱们肯定支持。”在相山区鹰山社区西山隧道东地块棚户区,居民朱阿珍一提起棚户区改造就止不住夸赞,“党的政策好,让我们一家人的楼房梦即将实现。”

在西山隧道东地块棚户区,许多住在这里的居民都不禁感慨万千。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年代久远等问题,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而棚户区改造无疑是一次改善居住环境的良好契机。

“原来这里的房子盖得 密集,道路狭窄,坡度也大,冬天下雪后路面结冰,经常有老人出行时滑倒。居民区里的下水道 容易堵塞,有时候一堵就是好几天,我们出趟门还必须要穿上胶鞋。”朱阿珍告诉记者,“现在好了,通过 评估房价,我拿到了购房券,看中了南黎路上一个新建小区新房,那里环境优美、空气好,全家人都 高兴。”

无独有偶,原来居住在濉溪县新仓新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区域的居民蔡红旗,对棚改惠民利民也深有感触。

卫生差、吃水难、安全隐患多……一提起原来的生活, 的居民直摇头。“这里是老居民区,一个大杂院里住了好几户人家,不仅房子年久失修,而且居住环境也不怎么样。 没有公共厕所,卫生环境较差。吃水都是打的压水井,水质并不是很好。”蔡红旗告诉记者,“比如说我家吧,原来有三间小矮房,屋子里湿气大,每次进家门还要低着头,要不很容易就会碰着门框。”

今年年初,新仓新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区域准备实施拆迁。“当初得知这一消息,街坊邻居们都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每家每户都想早日搬出这些低矮的房屋,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为此,大家都尽量 棚改工作。”蔡红旗说道。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淮北市相继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让更多棚改居民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据了解,棚改居民与征收实施单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腾空交房后,征收实施单位将按市场评估价格折算出货币金额,发给该户棚改居民相应金额的购房券。普通房屋的购房券金额=产权证房屋建筑面积×1.35(包含0.15的公摊面积补助和0.2的搬迁奖励)×原地产权调换房屋市场评估价格。城中村房屋的购房券金额=原分配宅基地面积×1(包含0.2的搬迁奖励)×原地产权调换房屋市场评估价格。其他地面附属物、构筑物等补偿资金计入购房券金额。

此外,棚改居民持购房券签约安置楼盘购房,可根据区位、面积、户型、价格、打折率等情况自主选择,按商品房买卖合同享受商品房购买者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享受开发企业给予棚改居民的优惠政策。经征收实施单位审核认证,在办理房屋 权证时减免以下 事业性收费:免收住宅房屋登记费、免收住宅房屋抵押登记费,并一次性享受6个月临时安置补助。

党员带头在棚改一线践行“两学一做”

“我是党员,我承诺:以身作则践行‘两学一做’,支持棚改从我做起,讲政治,敢作为,守规矩……”在相山区相阳棚户区棚改指挥部院内,社区党员纷纷把自己的名字签在鲜红的党员承诺牌上,把“两学一做”学习 与棚户区改造工作相结合,全力以赴打好棚改攻坚战。

棚户区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相阳社区许多党员干部亮身份、做先锋,自愿放弃“清明”“五一”和周末等节假日,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认真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与群众一起丈量房屋,为群众答疑解惑,全身心投入到棚改一线中来。

党员杨淇的丈夫外出公干,身为社区棚改小组成员的她无暇顾及年仅8岁的孩子,每天孩子 、放学只能委托邻居和其他家长帮忙接送;党员吴海燕的孩子有一次在 里因发烧而接受输液治疗,正忙于整理入户走访资料的她加班到晚上8点才赶到 接孩子;相阳社区副书记杨小峰俨然把办公室当成自己的“家”,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才能躺下来休息……像这样的例子,在相阳棚户区棚改小组的党员中不胜枚举。

相阳社区书记王艳秋告诉记者,在棚改小组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 ,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房屋征收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通过‘两学一做’学习 加快棚户区改造进度,通过棚户区改造工作成果检验‘两学一做’学习 成效。”

今年7月,时值相阳棚户区改造的关键时期,为了让棚改居民早日“出棚入楼”,相阳棚户区棚改小组的工作人员分为6个小组,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确保棚改这项“幸福工程”早日落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顶草帽、一条毛巾和一瓶风油精已经成了棚改小组工作人员的“标配”。热了,就喝口自己带的绿豆汤;累了,就找块阴凉地歇歇;饿了,就在棚改指挥部吃点盒饭。有的人脸上、胳膊上晒得过敏、脱了皮,就用药膏擦一擦;有的人得了“热感冒”,吃两片药后继续到群众家中做工作……

“虽然每天很热、很辛苦,但为了让群众早日住上宽敞明亮的新居,我们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棚改小组的党员们如是说。

不仅如此,在烈山区花庄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棚改工作小组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签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党员谢军是花庄棚改工作组的群众代表,也是被征收对象,他家住了20多年的老宅子经航拍图确认和征收组实地丈量都是279平方米,可是按照宅基地统一分配标准只能执行250平方米的补偿面积。和谢军同样情况的还有9户普通群众,于是他家宅基地怎么评估也就成了村民们关注的焦点。面对8万多元的差额,谢军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按照250平方米的补偿面积率先签约,这也让乡亲们都服了气。

“村民自治”巧解棚户区改造征迁难题

征迁,无疑是棚改工作中的一件难事。然而,烈山区烈山镇凤凰村村民王西华怎么也没想到,在全村改造动迁这件大事中,自己能成为主力军。

作为工作组的一员,王西华全程参与了入户、评估、动迁、签约等一系列过程。“村里的事情村民自己办,村里的难题村民自己解,大伙亲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王西华在动迁工作中深切的体会,也是凤凰城中村改造与以往 主导的历次征收搬迁大的不同。

在今年的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烈山区打破常规思路,一改过去由 主导拆迁的固有模式,大胆推行群众路线,积极探索了“村为主体、群众参与”的村民自治工作模式——区、镇两级党委、 摒弃以往保姆式的工作方法,在把控大方向、坚持大原则的前提下,充分给予基层开展工作的空间,引导村民自主参与、主动 动迁工作;由抽调的15名机关干部和凤凰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32人组成3个动迁工作组,采取包干负责制度,将涉迁户分包到动迁组各个工作人员,让改造成为村民的自治行为。

征迁过程中,入户做工作的不再是陌生人,而是本村村民,或者是几十年的邻里或族亲。依靠这种不可比拟的“先天 ”,工作组成员与工作对象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想法更易沟通,矛盾更好化解。“党委 的压力减轻了,村民的诉求表达更顺畅了、更理性了,村子改造就真正成了村民自己的事。”烈山镇相关负责同志说。

“我们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力量,让广大群众真正参与进来、融入进来,让群众的事情自己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谈及自改委的工作,市棚改办负责同志大加赞赏,“自改委的成员都是由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间威望高的人员担任,他们与社区干部一起做好政策解读、思想疏导、组织动员、协议签订等具体工作,为棚户区征迁顺利推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8月26日下午,当记者来到相山区东山街道方顶社区时,社区三组队长、棚改自改委成员孙金平正在走访棚改签约居民,为下一步的房屋拆迁做准备。

提起孙金平,方顶社区里居民都不陌生。在大家眼中她是“主心骨”,党和 的好政策通过她这个“针鼻孔”穿起来,一针一线“编织”成美好生活。

作为方顶社区棚户区改造自改委的一分子,每天一大早,孙金平的身影便出现在棚改指挥部。她一边打扫各工作组办公室,一边迎接前来签约的群众,周到的服务让居民倍感舒心。孙金平虽然已过耳顺之年,但她的工作劲头儿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她不仅 时间召集自己的子女及亲属开家庭会,要求大家尽快签约、不拖后腿,而且每天奔波于群众之间,与征收办人员一起丈量房屋,为居民们答疑解惑。

虽然居民对棚改都比较支持,但在前期的工作中,由于群众对今年的政策不熟悉,很多人都选择观望。

为了打消群众的疑虑,三伏天时,孙金平不顾天气炎热,依然穿梭在群众中间,为大家讲政策、说道理;遇到不理解的邻居,她就登门讲解,直到他们打消顾虑;签约过程中,她主动带头签约,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楼上楼下,房前屋后,孙金平跑酸了腿、磨破了嘴、晒黑了脸,但她依然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推动社区棚改工作按照既定时序进行。在孙金平的带动下,方顶社区棚户区二期改造项目三组居民仅用时10天就全部完成签约。

货币化安置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这些年困扰我们的拆迁问题,想不到现在用一张小小的‘购房券’就能解决,这真是把民生工程做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去年9月30日下午,在淮北市房产超市的办公区内,市民吴刚正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他也成为淮北市在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中, 位使用“购房券”买房的市民。

吴刚一家三口原来居住在相山公园二号门 的一栋四层老房子内。通过淮北市刚实行不久的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吴刚拿到了70多万元的房屋征收补偿款,并从中拿出59万元,以“购房券”的形式购买了一套房子。和吴刚一样,原来居住在相山公园2号门 的74户居民也将相继领取“购房券”。这些拆迁家庭大多数都愿意以货币化方式安置,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了“真金白银”。吴刚算了一笔账,货币化安置,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选择满意的各类商品房小区,实现即买即入住。

这两年,淮北市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稳步推进公共租赁住房货币补贴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建立起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的保障模式,解决了棚户区改造的融资难题,积极引导被征收(补偿)人利用货币补偿款购买住房。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市房管局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提供商品房、保障房安置房房源2万多套,引导群众自主选择“购房券”购买房屋,打通了棚改安置房与商品房、保障房的转用通道,缩短了安置过渡期,节约了过渡期安置租金,降低了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如今,相山公园二号门 原来破旧杂乱的居民楼不见了,一个干净整洁、绿色环保的停车场呈现在大家眼前。通过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而且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缓解了老城区停车难的状况,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多措并举让棚改宣传深入人心

在杜集区高岳街道,一个名叫“魅力高岳”的微信公众号,让许多群众成了它的忠实粉丝。家住高岳社区的李华民便是其中一位。

李华民是高岳社区棚户区改造家庭中的一员。自从棚改启动以来,“魅力高岳”里面关于棚改的各类信息便成了老李为关注的焦点。

“这个微信号是我在前段时间参加咱们街道开展的棚改咨询活动时添加的,里面信息很全面,我觉得真的很不错。”李华民笑着说。

“我们高岳街道今年的棚改任务十分繁重,列入 盘子的就有7个项目,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改造近7000户,几乎涵盖了刘庄、高岳、博庄三个社区和孙庄村的 自然村。”高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慧告诉记者。

为做好棚改宣传工作,春节过后,高岳街道就积极行动起来,“要想让群众理解和支持棚改工作,首先必须将政策宣传到位。”李慧介绍说,高岳街道不仅印制、悬挂了120个宣传条幅,还通过组织业余文艺工作者编排相关节目、拍摄微电影、制作宣传漫画、印发《致棚改居民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棚改政策。

高岳街道还根据拆迁和安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谋划,印制了5000多份调查问卷。各工作组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全面掌握群众的拆迁意愿、中意的房型面积、补偿方式选择比例等信息,并在调查过程中大力宣传棚改政策,引导群众关注“魅力高岳”微信公众号,使群众更加及时、便捷地了解棚改政策和动态,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棚改工作。

杜集区还通过与民间艺术团沟通联系,创作棚户区改造宣传小品、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棚户区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棚改工作。

“党和 绘蓝图,民居环境要改善,城乡共享改革福,棚户改造送温暖……”高岳街道办事处民乐艺术团的成员们打起快板、敲起小锣,根据街道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改编成小品《棚户改造送温暖》,深受群众好评。民乐艺术团演员韩美玲告诉记者,这个小品以棚户区改造为线索,表现了一户普通家庭由抵制到 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居民希望通过棚户区改造改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我们还把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相关政策、优惠措施、补偿标准和方式等老百姓关心的内容融入节目中,让大家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把政策熟记于心,为棚户区改造工作快速高效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